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将有一大波新生婴儿来袭,这给母婴市场带来极大的机遇。尤其是奶粉市场,自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国奶粉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经过近十年的严加监管,才开始重振市场。如今随着电商的发展,海淘“洋奶粉”也成了很多年轻父母的选择,国产奶面临的巨大的压力。
二胎政策开放吹暖乳品市场
自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到本次放开二胎政策的尘埃落定,这将再次对整个中国的乳制品生产商带来利好,令中国乳业圈振奋。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量全球排名第一,占全球进口量的近半壁江山。二胎利好究竟几何?各方分析认为,以目前1600万个新生儿、近700亿元奶粉市场规模来算,考虑各种因素,全面放开二胎带来的市场增量至少140亿元。与此同时,短期内,二胎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母婴医疗、儿童服饰等行业的发展。按照每个孩子每年带来3万元消费计算,每年新增消费达750亿元。
总而言之,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之后,对整个母婴行业都将是重磅利好,乳品行业也将再度沐浴春风。但作为宝宝口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来说,不仅奶粉的需求量大增,国产奶粉的安全问题也将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龙头企业纷纷抢占国外奶源
国内消费者选择洋奶粉,不仅看重品牌,更为看重奶源产地。于是,包括圣元、伊利等在内的乳制品企业,纷纷到国外建厂,抢占国外奶源。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国内消费者选择洋奶粉,不仅看重品牌,更为看重奶源产地。这也是国内乳制品企业到国外建厂抢占国外奶源的原因。“披着国外奶源的外衣,更能获得国内消费者信任,更好卖”。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欧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建设一座全新现代化婴儿奶粉工厂。此举被业界视为国内乳品企业首次到国外直接建厂抢占优质奶源。
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新西兰新建年产4.7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项目投资金额为2.14亿新西兰元(约11亿元人民币)。据公告介绍,伊利集团通过下属境外全资子公司伊利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及中国香港金港商贸控股有限公司购买新西兰大洋洲乳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并通过目标公司在新西兰新建年产4.7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
广东乳业品牌雅士利也宣布斥资11亿元在新西兰投建新工厂,预计在2014年下半年落成投产,年产能约为5.2万吨,主要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成品及半成品。
据粗略统计,上述三家企业的海外项目建成后将共计贡献近20万吨奶粉产能,约等于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奶粉总进口量的四成。
五大方法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乳品安全除了奶源,整个加工过程也是关键之处,如果设备工艺技术不过关,生产的牛奶、奶粉安全隐患同样很大。乳品包装加工机械行业的特殊性表现在:技术跨度宽、综合性强、市场发展空间大等方面。但是行业资本构成相对简单,格局较分散,企业间相互封锁,技术垄断,闭门造车的现象较为严重。在技术层次上,多为低水平共性常规装备生产,高素质人才极度缺乏,具备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的厂家屈指可数。
第一、要提升奶牛养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家乳制品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要从奶价做起,大力发展规模饲养,采用和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提升奶牛养殖水平,提高奶牛价格,这是增强我国乳制品市场竞争力关键所在,乳品企业要大力帮助和配合奶牛做工作。
第二、发展产业的联合,增强行业抗风险的能力。奶牛饲养业是乳制品加工的基础,是产业链上利益共同体,两个部分的共同繁荣才可以带来行业的发展,由于消费市场的波动,乳制品产业经济效益差,遭受风险的将是奶牛养殖业,要保护乳业的基础,同时乳制品企业还要拓展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网络销售,送产品送到家,以整个产业链的优势支撑行业的发展,共同抗风险。
第三、加快产品调整,适应市场。企业要降低普通奶粉的生产,要生产高附加值的乳粉,比如配方粉、功能乳粉、固体饮料、深加工产品,特别是功能乳粉,将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产品。
第四、调整发展方式,重点向消费者转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消费特点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便捷,区域资源优势的提升,变迁,乳业发展的区域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城市型企业应向外延发展,向资源优势去拓展,建立外省生产基地,基地企业应有计划的向其靠拢。
第五、中国农业要融入世界,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带来的是商品市场的一体化。随着我国同有关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乳制品将首当其冲,这几年来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个趋势,世界乳业融得了中国,中国乳业也要融入到世界乳业当中去,才能够持续发展,中国乳企到资源优势国家发展,是弥补国内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的重要承接。
结语:
无论是国产奶还是洋奶,老百姓只要喝的安全放心。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即便舍近求远到国外寻找奶源,其实它的重心应该还是在国内。因此,国内奶源的建设,实现规模化养殖,促进散户的联合,组建合作社,从而最终保证国内奶源的安全,这才是提高国产乳制品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根本所在。毕竟只要国产奶做到物美价廉,谁又愿意去买价格高昂的洋奶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