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又出事了。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日前宣布,在三批次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出肉毒杆菌。8月5日,该公司CEO来北京道歉,展开危机公关。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布了消费警示。产品该下架的下架,该召回的召回。
这些年奶粉出的事不少,而这回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中国八成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影响最为严重的多美滋奶粉有420多吨已流入市场。
为此,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长建议,“家长及护理人员使用其他品牌配方乳粉”。问题是中国的妈妈们还能信赖谁家的奶粉呢?本土奶粉因为三鹿事件,信用修复尚需时日。消费者转而青睐进口奶粉,洋奶粉的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价格说涨就涨。可这回老外的奶粉也出事了——虽然不是第一次。这一方面说明洋奶粉也靠不住,让人心生“天下奶粉一样毒”的感叹;另一方面则说明在食品加工链条加长、安全风险加剧的今天,必须正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如果偶尔出了质量问题,那可能是管理一时不慎,大意失了荆州;如果产品经常性、普遍性地出现问题,那一定是监管不力的缘故,一定是体制机制出了问题。我们国家以奶粉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根源就在于监管泄了气,尤其是过程监管出了问题,再加上市场退出机制不完善,企业违规成本太低。
食品行业素来被称为道德行业,可光靠道德自律带不来一个公平安全的市场环境,换不来食品安全。内蒙古科尔沁牛业的董事长曾对笔者说,他以前去上海调研牛肉市场,找到一个经销商问牛肉多少钱一斤。对方反问:“你要几成水的?”那会儿行业潜规则是牛肉得注水。而随着近些年对注水肉的打击力度加大后,违规行为跟着升级。牛肉现在不兴注水了,改注胶了,更隐蔽,危害更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正规企业必然吃亏,食品安全必然难保。
为什么监管总在风雨后?为什么劣币总在驱逐良币?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此次政府职能转变应被寄予厚望:在做减法的同时,还要做好加法,放开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把宝贵的行政资源从前者向后者转移。也就是说,政府不要管企业投资什么,生产什么,管也管不好,应该倾力去管环境建设,管节能环保,管产品质量。
市场本身是逐利的,它自己不可能把利益关进笼子里。有时候,政府和市场,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需要配合,牵着手;有时候,这两只手更需要互相制约,掰腕子,明确彼此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