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由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福兴主编。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布病专科是全国第一家专门诊治布病患者的专科病房,上世纪80年代组建,是中国最权威的布病专科医院之一。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学生做实验感染布病后,在该科室治愈。
李福兴表示,近年来布病疫情明显回升,在该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天来门诊就诊的布病患者也就几个或十来个,而这几年每天的布病患者门诊量都在二三十人,最多时可达到50人,另外住院患者也很多,大部分时间住院的布病患者都在100多人。
由于布病是国家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国家卫生部门要求每月每年都公布发病数及死亡数。本报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2003~2014年,12年间,中国的布病发病人数从6448例猛增到57222例。
一位研究人员对记者表示,人际间通常是不传播布病的,人感染主要是因为跟动物接触。根据卫生部门的数据,人际间布病发病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动物布病疫情的流行。
建国初期,国家对布病的防治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从事兽医、饲养、屠宰、肉类及皮毛收购、加工等工作的职业人群大幅增长,牲畜的自由买卖和牲畜的异地流通量加大,以及布病本身的变异等因素,致使布病疫情明显回升。
根据2009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子分型研究》,全国有25个省区市的人、畜有布病的存在和流行,约3.5亿人受布病威胁,有1200多个县是布病重灾区。
这一论文的作者伊日盖表示,1994年开始,我国布病疫情回升,2000年以后呈迅速增长趋势,从2007~2008年的人畜间布病检测情况看,奶牛和人患布病的发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前述研究人员表示,羊群布病对人的危害性最大,依次为猪布病和牛布病,但猪布病疫情存在但不严重。他说,对于畜类的布病,经费投入的不足让地方政府陷入两难,若上报疫情,则没有足够经费去屠宰、淘汰病牛;若不上报,检疫就没有意义。
他表示,政府所给予的补偿不足以弥补养殖者因病畜被扑杀而遭受的损失。在西方,往往至少按市场价的80%予以补偿,而中国因为补偿体制的僵化,不能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调整。
伊日盖也表示,由于牛羊的经济价值较高,加上补偿不够等值、及时,养牛户往往不愿承受扑杀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病牛一旦被检出,他们便将牛私下转移或卖掉,使病牛难以做到及时扑杀,传染源长期存在,造成疫病传播。
上述研究人员说,牛羊得布病之后,只流产一次,以后就不流产了。病畜并不会死亡,而是长期带菌。要想确诊,必须通过抽血化验。至于布病牛的产奶量,则跟正常奶牛一样。只要经过严格的巴氏消毒程序,哪怕奶源中含有布鲁氏菌,在含菌量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完全杀死。
而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曾对媒体表示,布鲁氏病毒要在65摄氏度加热30分钟才能杀死,而巴氏奶只在75摄氏度左右加热15秒,常温奶虽然杀菌温度高过130摄氏度,但只持续4秒。“为了保险起见,受污染的奶源还是不能销售。”
长年从事布病研究工作的李福兴说,布病在农牧区是常见病,只要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期,早期进行科学、规范的足疗程强化治疗,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除非又接触病畜再次感染。至于所谓的“布鲁氏菌终身携带”说法,他表示,凭他长期的临床实践及资料文献查阅,都没有找到证据来证明。其医院的布病科从建科至今,上万病例绝大多数都治愈了。
如何防控畜间布病?
上述研究人员称,有低成本的方法,也有高成本的方法。若采取高成本方法,须将化验呈阳性的牲畜全部扑杀,杀掉牛群50%的牛都是不夸大的。“布病很复杂,一般是畜牧相关人员的职业病。是否能够有效防控布病,就看政府的重视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