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排放量持续增加。作为天然的二氧化碳储存库,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约40%,导致海洋酸化现象。海洋酸化使依赖于化学环境稳定性的多种海洋生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面临威胁。作为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光合生物如何响应海洋酸化的问题,倍受科学界关注。
2013年以来,黄海所叶乃好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开展了南极冰藻、颗石藻等海洋微藻对酸化条件的响应和调节机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洋酸化显著影响了微藻的代谢过程,揭示了酸化条件对海洋微藻正负效应的物种(株系)差异性,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和Biogeo·sciencesDiscussions。
近期,课题组采用短期酸化应急实验和长期酸化适应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海洋酸化对海带发育生活史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酸化条件下海带游孢子萌发率、雌配子体的排卵数及授精率显著降低,雌雄配子体的性别比例改变,且雌雄配子体的个体大小均显著增加。双因子耦合试验显示,海带早期发育的酸化效应受到光照强度的调节。长期酸化条件培养的海带幼孢子大小及其PSII光合性能均显著增加,体组织C/N比例发生明显变化。
该研究揭示了海洋酸化对大型褐藻不同世代的双重效应,为探索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大型褐藻的分布及群落结构变化趋势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