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这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不过记者注意到,若扣除“生物资产公平值调整”(生物资产包括奶牛及苜蓿草根),辉山乳业报告期溢利将大幅降低至4.84亿元,这一数据较上年同口径数据仅增长3.64%。而在2011~2013财年,公司分别实现了3262万元、3.86亿元、10.14亿元的年度溢利(均为扣除生物资产公平值影响后数据),后两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达到了1083%、163%。
费用增长拖累业绩
辉山乳业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记者联络了辉山乳业方面,公司投资部总监陈珈滺告诉记者,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较大的原因,是因为公司在2014年4~6月份新租赁了约24万亩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玉米青贮。
她表示,公司净利润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销售费用和利息费用的影响所致。销售费用的猛增,主要是由于原料奶、液态奶及奶粉销量增加,同时伴随着液态奶及奶粉产品在全国部份省份的布局,公司加大广告投放及品牌建设力度导致相关费用增加。她还解释道,现在的投入将在未来为公司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014年半年报显示,辉山乳业分销成本急剧上升。报告期内,公司分销成本为3.02亿元,而上年同期仅1.16亿元。
陈珈滺还向记者解释了财务费用上涨的原因:新增了24万亩的租赁土地,基本都是一次性付清至2027年的租金,这这笔款项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进而带来本期利息费用的增加。未来公司将努力以利率较低的国际银团贷款替换现有国内银行贷款,从而降低利息费用。
农牧产业营销专家侯军伟告诉记者,辉山一方面要在产业链上游加大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公司上市后对销售部门的压力会加大。“如果要完成较高的销售目标,那么市场方面的费用一定会增加。”
侯军伟表示,其实不仅仅是辉山,今年前三季度,区域性乳企整体增速都在下滑,据了解,不少企业的销量增长大约在5%~8%的水平,而销售额的增长基本在10%~15%的水平,均低于往年;与此同时,原奶的价格较年初却有10%~15%的下滑。“据我了解,直到今年7月,不少生产企业的库存压力仍然很大,直到这两个月才有所缓解。”
股价大跌被迫回购
辉山乳业去年9月末在港上市之初,从发行价的2.67港元上涨至最高3.24港元,涨幅约25%,表现中规中矩。但随后其股价便开始下跌,一年时间过去,公司股价较最高点已经接近腰斩,截至昨日收盘,辉山乳业股价报1.70港元,市值约244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港交所数据发现,在上市后,多家知名投资者大幅减持辉山乳业股份。
首先是在2013年10月,辉山乳业保荐人之一汇丰进行了多次减持,在10月19日之后,其持股量下降为5.68亿股,好仓持股比例为3.94%,而在公司刚上市时的9月底,汇丰持股数曾高达15.91亿股,持股比例最高为11.04%。
在汇丰大笔减持之后,周大福集团主席郑裕彤也在10月23日减持了辉山乳业2.41亿股股份,减持均价为2.67港元,持股比例由10.65%下降至8.98%。2014年4月8日,郑裕彤再次减持2.5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进一步下降至7.18%。此外,据市场消息,辉山乳业主要股东之一瑞士食品商HeroAG于禁售期完结后也全数减持了持有的5.2亿股股份。
而在今年6月之前一直增持的摩根大通,持股比例一度达到7.24%,但在11月18日,摩根大通减持了4.35亿股辉山乳业的股份,持股比例降至4.37%。
股价持续下滑,辉山乳业的管理层坐不住了。今年10月13日,辉山乳业发布公告称,开始实施回购计划,最多回购价值7.8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股份将被注销。根据上市规则,每股实际回购价格不得高于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的5%。公司称,“董事会相信本公司股份现有价格大幅低于内在估值,并且为本公司回购股份提供良机,亦展现本公司对其未来前景的信心。”
记者翻阅公告发现,截至11月26日,辉山乳业已经进行了7次回购,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4667.2万股,以昨日收盘价计算,这些股份大约价值7900万港元。陈珈滺告诉记者,公司将视资本市场的反馈以继续妥善推进该项回购计划。
或许是受到回购计划的提振,最新数据显示,花旗在11月20日刚刚增持了辉山乳业4.78亿股股份,持股比例由3.55%增加至6.88%。
拓展下游以抵御风险
为了适应投资者对于公司高增长的要求,今年辉山乳业在规模扩张上动作不断。公司不仅在长三角大笔投资、发展全产业链乳业,还牵手美素佳儿母公司Friesland,准备推出新的婴幼儿奶粉品牌。那么,这一系列举动能否让公司重回高增长轨道?
侯军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的乳业不够成熟,“大小年”的情况长期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今年原奶充足,奶价一定会下跌,明年养殖量就会减少,后年奶价又会上涨。近几年这样的循环不断出现,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不稳定,因此整个行业对全产业链的控制要求很高。
侯军认为,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加强对上游的控制,仍然是比较好的路径。此外,未来三到五年,单独二胎的放开将加大对优质婴幼儿奶粉的需求,辉山在产业下游选择与比较知名的外资奶粉企业合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公司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德银发布报告称,预计原奶价格明年仍将受压,辉山拟专注成本效益及扩充下游业务,以抵御下行周期。短期而言,相信回购股份计划可支撑股价,长远而言,辉山仍然是巴氏杀菌奶趋势下的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