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洋品牌“入华质减”凸显监管不力

   日期:2014-07-28     来源:参考消息网    浏览:3131    评论:0    
核心提示: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7日报道,卷入“过期肉”丑闻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26日再被监管当局披露涉嫌篡改生产日期,其母公司美国福喜集团近日向中国民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7日报道,卷入“过期肉”丑闻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26日再被监管当局披露涉嫌篡改生产日期,其母公司美国福喜集团近日向中国民众道歉,并表示承担全部责任。 
 
      报道援引中新社的报道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6日披露查办上海福喜事件的新进展,指该公司将退货的2013年5月生产的六批烟熏风味肉饼(保质期至2014年2月)更换包装,把生产日期篡改为2014年的三个批号,并将食品名称更改为“风味肉饼”。 
 
    据统计,上述货品共计4396箱,其中3030箱已销售,其余尚未销售的均被封存。 
 
    截至25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已累计发现涉嫌问题食品麦乐鸡18吨、烟熏风味肉饼78.1吨、小牛排48吨,共计144.1吨。涉嫌问题食品均已封存,并抽样送检。 
 
    上海市食药监局负责人指出,上海福喜公司的行为严重违反中国法律,引起上海及全国百姓的愤怒,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并要求福喜集团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4日发表题为《中国的消费者和品牌要当心了》的文章称,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粉丝们笑不出来了,一段特别可怕的录像显示,工人们正在为这两家店以及其他快餐连锁店重新包装腐烂变质的肉。中国消费者通常更青睐外国品牌,但这种信任可能被辜负了。随着跨国公司将生产和管理本地化,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标准也降到了与本地持平的水平。 
 
    报道称,这次事件引出了新的问题,因为这起丑闻的核心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外资企业。福喜公司的这一行为是典型的“质量减退”案例,这是长期研究中国制造业的专家保罗·米德勒提出的概念。企业通常会在一开始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但它们会以令人担忧的方式走捷径。 
 
    报道称,对管理人员来说,这次的教训是他们绝对不能一直相信供货商的话,要对他们所说的进行核实。对于有准备的工厂来说,定期的检查是没用的。突袭和抽查是避免欺骗和伪装的唯一手段。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5日发表题为《中国过期肉丑闻的根源》的报道称,近日,对过期肉的愤怒情绪席卷中国。虽然消费者立即把矛头指向快餐连锁企业,谴责它们对供应商疏于监督,但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的监管者。 
 
    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说,对于国内的肉类加工厂,没有定期的检查。他说:“在中国,法律和执法都不够健全完善。”当局依靠公众和媒体对行业进行监督。 
 
    有专家说,美国的食品监管人员在肉类生产线上工作,与美国不同,中国的监管体制不到位。 
 
    彭博社网站7月24日报道称,最新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牵涉到一家向日本、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零售商出售商品的外国公司,这表明中国的食品问题比之前以为的还要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官员彼得·本·安巴雷克说,中国的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依然存在监管问题。他说,中国的食品生产商对自己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知之甚少,愿意为利润走捷径。 
 
    中国著名公共卫生专家陈君石说,理论上,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常常比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还要严格。他说,问题是中国只是鼓励,而不是要求国内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与全球接轨的标准。
 
 
标签: 洋品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