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奶荒要靠引进资源 更要靠引进先进技术

   日期:2014-04-18     来源:中国食品报    浏览:3125    评论:0    
核心提示: 近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进口乳制品182.7万吨,货值71.4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24%和52.91%,货值已占到国内乳制品销售收入的15.6%。&nbs
 近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进口乳制品182.7万吨,货值71.4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24%和52.91%,货值已占到国内乳制品销售收入的15.6%。 
 
    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奶荒”让业内人士记忆犹新。新西兰奶牛“打喷嚏”,中国市场“感冒”也让不少消费者感到惊讶。 
 
    进口“新变”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乳粉、乳清粉、乳糖、液态奶等产品进口量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相较之下,2013年乳制品出口3.9万吨,货值0.8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1.89%和27.62%。 
 
    众多统计数据背后,两个数字值得关注:一是液体乳进口18.5万吨,同比增长96.80%,是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种。 
 
    事实上,近年来各大外企抢滩我国液态奶市场的新闻就没有间断:日本知名品牌明治宣布将在中国华东地区,例如上海、苏州等地开始销售低温牛奶、酸奶;新西兰最大乳企恒天然上线旗下高温杀菌奶品牌安佳…… 
 
    荷兰最大乳企皇家菲仕兰大中华区董事长邱肇祥日前也表示,未来会向中国消费者引进旗下液态奶、高端干酪等品种,“中国将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市场”。 
 
    “我国与国外存在安全信任和成本的差距,特别是成本差距短期难以缩小。”国内乳业专家说,这些都是很好的铺垫,未来进口液态奶“圈地”速度将会加快。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是,在去年1—11月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中,欧盟国家占55.8%,其中荷兰20.2%,而新西兰只占17.4%。 
 
    恒天然“乌龙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欧洲。加上荷兰本来就是配方奶粉生产大国,工艺技术也非常成熟,未来进口量继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很大。“新兴品牌会逐渐进入,进口来源也越来越多元化,成品领域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期待引进先进技术 
 
    去年下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奶荒”导致不少超市的低温奶供应不足:炎热天气使原奶产量下降,而养牛比较收益不高导致奶农退出,奶牛存栏量下滑,奶源供给不足才是根本原因。 
 
    事实上,依赖国外资源缓解中国奶源自给不足的国际化分工已经成为趋势。未来几年中国乳制品进口增长已成共识。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海牙同荷兰首相吕特举行会谈时表示,将重点加强奶业、育种、防洪、人才培训、食品安全、技术研发等方面合作,中方欢迎荷兰扩大奶制品对华出口。 
 
    上述表态对于荷兰等地的乳企而言,无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邱肇祥表示,2015年4月牛奶生产配额将取消,目前已有一些农户开始提前多养小牛,以便在两年育成期后能及时投入市场。 
 
    不仅是获得奶源,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样值得期待。邱肇祥说,目前中国每年奶牛的单产仅是荷兰一半左右。在荷兰,牧场杀虫、排泄物处理、疫情控制,从细微之处入手,连运奶的司机都需要专门的执照。只有具备这种环环相扣的管控经验,才能保证质量和产量上的稳定。 
 
    据介绍,在荷兰,购买的牛奶产自于哪一头牛都可以随时查询;在新西兰,奶粉原料的每一次移动都需要扫描二维码,一旦出现问题,下一步二维码就被锁定,无法扫描成功,方便随时定位。
 
 
标签: 奶荒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